我接触过上千家供应商,尤其在做采购员时,有时一天跑几家公司。

我们现在出去面试,一天安排两家就排不过来了,号称赶场子。我记得有次一个电气项目,需要买大概每年20万套公母插头,当时的供应商是南非的,价格死贵,急需国产化。那次开发新供应商,某天我一个人去浙江慈溪一个镇上,第一次考察昨天首轮报价过的新供应商,当天要跑四家。

那时候年轻,好面子,到了车站就请第一家来接,差不多俩小时看完一家,各种参观、丈量、拍照、询问、询价、了解行业和产品信息,回去是要做报告的。然后请第一家送我去汽车站,说回上海,假装进去买票。

等人家车开走了,再打电话给第二家,“我在汽车站,刚到,你们派车来接我下。”就这么演戏,一天看四家。

实际上同时参观同一款产品的多个厂家,也能够迅速了解行业内幕,那时阿里巴巴即将开始流行,我有时还建议他们买个诚信通,一年是2400后来涨到4300好像。

每次出去当天看3-5家,大多晚上5点能看完,6点打个票回上海,9点到家。早上6点就出门了,时间也早就超过现在所谓的996,日行500里,第二天再到临安某个加工区的几家竞品去考察,第三天去安吉,第四天无锡太阳镇……都是当天往返上海,所以说,采购员也不容易。

基本一家公司无论多大,一个小时能走完全程,对这家公司已经大致有个了解,回去再做风评调查、每家的报告、竞品比较、优劣势分析。

但是,这些经验还是有用的,未来无论哪家还是某个亲友开公司的,我只要一问,两三个问题,就知道对方的生意情况,赚不赚钱,一年赚多少。当然,越小的公司越吹牛,做得越大的越保守。

后来我带了徒弟,就徒弟去做这种陌生拜访了,再后来采购主管一路继续到总监,连副总都做过,又开店开公司,投资过十几种副业,所以,接触的商家范围也从供应商扩充到友商、客户等等。现在,光每年因为我而改行做了采购的,知道的就两三百人,不知道的则更多。

其他不多聊了,你记住如下这几个规律,无论你怎么百度都是找不到的,没人写。今天讲的也是不外传系列,连我手下这么多采购员我都不跟他们讲,有悟性的人经过多年的历练自己能摸索出来。

先看年数判断法,主要用来判断赚不赚钱。

无论你去哪家公司,或者某人说她、他家开公司的,你直接问“公司叫什么名字”即可。

我给你一个判断标准。

2023年当下,一家企业注册之后,能够在第4年还继续运营的,100家里剩下10家,也就是36个月淘汰率90%,这叫市场检测,也叫行情大考;继续,活到第6年的概率大概2%,也就是剩余的10家中能挺得过这第四第五年政策大考的,几乎是百里挑一,这叫政策波动考验。

第一个叫市场考验,主要在成立初期的第一第二第三年,实际上还可以拆分,比如第一年淘汰率就接近50%,第二年继续淘汰剩余50家里面的30家,第三年淘汰10家还剩10家,这前三年叫做杀青期,也叫止损期。

比如你投资了一个100万的项目,到了第四年才开始赚钱,销售额纳税后减去成本>0,这才是赚钱。这里没做过生意的人是不能理解的,包括做财务的人,纸上谈兵没用。

为何呢?

因为你原始投资100万,正常情况下第一第二第三年你还要分别继续追加50万、30万、20万倒贴进去,才能期待第四年的盈利比如50万、第五年的大赚比如150万,到了第六年你的状况才是之前的200万成本都收回来了,还多了家年盈利能力≥150万的公司。这才叫老板;否则,之前都是花你自己的钱让别人叫你“老板”,好听一点。

当然,这前三年的市场考验结束之后,第四第五年也不是那么容易度过的。

前三年为难你的是行业风险、项目变化、产品升级、市场波动、价格行情、竞争对手的举报和价格战、员工举报和官司诉讼等风险。

后面这两年的之所以叫做政策风险期,则是工商、税务、环保、教育、消防、城管、市容市貌、劳动保障、大政方针等,包括你这生意所在的行业政策、行业标准的变更、所在地拆迁、市政等等。

比如你开地摊,前三年还行,第四年又开始捉你了,你怎么办?你躲起来了,但之前每天200人的客户流量还会来,只不过找不到你了,取代你的是另一个刚开始做的商家,之前眼红你的人,你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;也可能“一刀杀”谁都不让开,这都叫政策风险。所以,政策考验的后两年,也叫杀猪期,政策考。

通常来讲,前三年是最重要的,我们判断一家企业会不会突然倒闭,主要就是看它注册时间有没有超过36个月,第二参考则是有没有超过60个月。

过了5年后,此后的才是运营风险、转产可能、行业颠覆、口碑管理、公关危机、新冠疫情以及现金危机等等,自己生意不作为以及上当受骗的风险,这些好多了,大多数自己可以把控,甚至提前布局,不会动不动倒闭了,还能通过再融资和上市以及兼并和出售等方式,将自己的公司当作金融资产卖出去,亏损你也当作盈利包装下,会有人买的。

大家别弄错了,以为刚创业才有人来投资你,不对,你一家企业运营到第六年时还活着,这才会一直有人要来跟你谈合作、买你的股权、整体买走你的公司。创业公司怕自己活不下去,才见人就说自己吸引了第几轮融资。

现在查谁都很方便,问下你的开公司貌似大老板的亲友公司名字,或者你在面试前查下即将去面试的这家公司,用各地工商信息网站、企查查、天眼查、易企秀等等一搜即可,主要看“企业注册年数”。其实现在百度一搜企业名称,就好几个链接出来了。

所以有赚怎么挣钱,任何一个人告诉你他是做生意的,你直接问他的公司名,一查就能知道他的老底了。

如果说不出企业名字呢?说明这不是做生意,而是捣糨糊,即不上班的人号称做生意,东一榔头西一棒,主要靠问亲友借钱、拖利息、不还本金、做老赖,来赚钱。2023年说如果没有企业就能做生意,那基本就不是生意了,你哪怕开个微店、淘宝,搞个直播、短视频来推销和刷单,也需要注册公司,否则平台会将你清理。

对方的企业如果在成立1-3年内,那叫岌岌可危,随时倒闭,也就是老板跑路。你记住,3年内,都是创业,基本都在倒贴钱,不叫生意。

成立了4-5年,这才勉强叫生意,不过也得看他能不能挺到第六年。

以后你遇到任何同学,说他做生意的,做了七八年了,那他是老板,无论大小,赚钱了,已经过了市场考、政策考。

再另一位同学说“今年我刚开始做XX行业,”那这位同学做的不叫做生意,他和他老婆正处于夫妻老婆店创业阶段,随时倒闭。老婆如果不参与他的创业,他就是随时会离婚。没有办法,创业很多风险,25岁的女朋友会跟你一起摆地摊,35岁的老婆可不会跟你创业去,别说摆地摊了。没有性别区别,同样的话,20岁的男朋友会跟你一起摆地摊,40岁的老公可不会跟你创业去,别说摆地摊了。

扯远了,除了以上年数判断法之外,还有人数评估法,这主要是用来判断销售额和利润的,也就是“赚多少”。

你要去面试了,一查,该公司在上海大致有100名员工,从小兵甚至操作工,到经理、总监和总经理,总计大概100人。则该公司年营业额按照5千万-1亿元来算,你心里有个数,也就是大概7500万年销售额的规模,对应的人均年销售额是75万上下。

在你老家呢?比如该公司开在省会南京,则平均一个员工对应大概50-60万的年营业额。假设开在甘肃庆阳,又是多少呢?大致是年销售额20-40万/员工。

接下来看利润。

利润率这里主要看时代,不同年份平均利润率不一样,这些年来持续下行,而且利润率又分地区的差别,上市和未上市的区别,表内表外利润,毛利润和净利润,甚至对内对外的报表,等等,真实的利润没几个人能知道。

所以,在中国你能看到、听到的企业年利润,如果对方说他是“赚钱”的状态,则从年利润率1‰到利润率50%甚至更高都有,当然大多数告诉你是5-20%的利润率。

我教大家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吧,一家公司,成立6年以上了,正常生意做得好好的,则你看该老板所开公司名下员工有多少人。比如还是在上海开了一个百人公司年营业额7500万的那个老板,这100名员工年平均工资比如说是10万出头,则该老板一年大致赚1000万出头,也就是员工年工资的总和。

你别以为在上海人人都是大学生,不对,一线作业人员更多,何况很多“底薪+提成”工资结构的人,一年大多数根本拿不到10万。

甚至各区的平均工资也不一样,比如你们公司在黄浦区。

要么注册在静安区。

但主要办公地点却跑到松江区去了。

这种情况,你就按两地公司各自人数加权平均吧,不会的话,就直接俩数取平均值来算。

还有一个方法,可以按照上海官方公布的社保基数,社保局每年会公布一次平均值。

比如:

我们按照一年发12个月工资来保守估计,则12445*12=149340≈15万元。所以,你有个同学在上海做老板,开了个公司,名下员工比如30人,则他一年大概赚450万。

假设一位女同学也在上海开了公司,她说她公司有300人,那就比较大了,这位算年轻的富婆了,年发工资大概4500万,自己年入也4500万的样子。

另一个同学据说也在上海开公司,说他还有其他股东,比如50人的公司,他占股20%,理论上算就是50*15万*20%=150万,他一年应该赚到150万,算分红;但50人也算小公司,这种小公司,只要他本人不是大股东,财务就不是公开核算,你这位同学很可能一分钱拿不到,当初入股是被大股东忽悠了,被融资了。

这里插播下当下的大多数真正的“跳槽”和“创业”,各是什么意思。也讲过多次了,只是没发文章。

体制内的群友和职场徒弟,学了我的跳槽技巧,目的是不跳槽。当然,也有另一个目的,即一旦工作实在不稳定了,出来还能会求职,迅速找到工作。

当下的大多数创业,主要是为了赚投资人的钱,即赚股东的钱,创始人和创始团队去融资,这就是赚这个“资”方的钱。

这个道理如果不明白,你好好观察、反省下,别成天想创业。

以上我还举例过。我们有帅哥群友想模仿我的求职分支来做副业,我是支持的,还给他推荐了发财的创业之路,他可能在此之前完全没想到过。我这都是大量统计和实践下的总结。

你的同学自以为是老板,实际上是做了别人的融资对象,被赚了钱,本金和利润都拿不到。

当然,同学中总有成立公司后来做得最大的,就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,那可是真实可查的,能兑现的市值上百亿都很有可能。

所以,老板同学也有不一样的,收入有高有低。

同样的方法,你也可以算你老家的某个亲戚,在当地雇了多少个员工有赚怎么挣钱,用总人数乘以当地平均工资,算出来的就是该亲戚一年大概赚的钱。

甚至哪怕她、他都没注册公司,也可以这么算,比如你的同学在安阳开了个早教中心,没注册公司,所有员工加起来10个人,当地比如社保基数也就是平均工资官方公布的是月均3500元,则这位同学大概一个月赚3万5,一年42万的样子。

但这位一年赚42万的同学,可算不上富人,因为她还要送出去大概10万好处费,各种吃喝迎逢再花出去五六万,实际上一年也就赚个25万。这算当地的中产收入,可惜开了不到5年,大概率她这店已经关门倒闭了。

再看另一位同一个城市的同学,在体制内比如学校,虽然名义工资一年也才10万,但人家奖金一年加起来还有个七八万,算年薪18万,再搞点外快一年几万算保守的,加起来都快超过你老板女强人同学的年收入了。女强人自己创业,工作制类似007,后者学校工作的同学可是五天八小时,还有寒暑假。

老板不好当,尤其小城市的老板。

最后,你问:我同学开了个30来人的公司,他一年大概赚多少钱?

当地平均工资乘以30,就约等于他一年赚的钱,无论开什么公司,哪怕天猫店、培训班、工厂、饭店、律所、互联网公司,都大致可以这么算;并且,必须开了5年以上,否则大概率是亏的,别谈赚钱了,随时倒闭。

最后,祝大家人人都是大老板!

下次我再写下,一家公司里一般有多少财务人员、人事部多少人、有多少采购人员和工程师,销售人员一般占比多少,质量人员呢,还有,同班同学在里面不同部门大概工资相差多少……

———END———
限 时 特 惠: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,一年会员只需98元,整站资源免费下载 点击查看详情
站 长 微 信:

声明: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,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,版权属原著所有,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。如有侵权,敬请来信联系我们,我们立即删除。